水飞蓟
浏览次数:2192
【别名】水飞雉、奶蓟、老鼠勒。
【植物形态】一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200厘米,多分枝,光滑或被蛛丝状毛,有纵棱槽。叶互生,基部叶常平铺地面,呈莲座状,长椭圆状披针形,深或浅羽状分裂,缘齿有尖刺,长40~80厘米,宽10~30厘米,表面亮绿色,有乳白色斑纹,基部抱茎;中部、上部叶片渐小,上部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径3~6厘米,单生枝顶,总苞宽球形,总苞片革质,顶端有长刺;管状花紫红色、淡红色或少有白色。瘦果长椭圆形,暗褐色或黑色。有纵条纹及白色斑纹;冠毛多数,白色,不等长,基部合生成环。花期5~6月,果期6~7月。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7mm,宽2~3mm。表面淡灰棕色至黑褐色,光滑,有细纵花纹。顶端钝圆,稍宽,有一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质坚硬。破开后可见子叶2片,浅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肝胆湿热,胁痛,黄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