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
浏览次数:2284
【别名】燕尾草、马鞭梢、蜻蜓草、龙芽草、退血草、白马鞭。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茎方形,节及棱上被硬毛。叶对生,近无柄,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常有粗锯齿及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明显的粗锯齿,两面均被硬毛,尤以下面脉上为多。穗状花序细长,顶生或腋生;每朵花下有1枚卵状钻形的苞片;花萼管状,膜质,5齿裂;花冠管状,淡紫色至蓝色,5裂,近二唇形;雄蕊4枚,着生于花冠管中部,2强,花丝短;子房上位,4室。蒴果长圆形,外果皮薄,成熟时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11月。
【药材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纵沟,长0.5~1m;表面绿褐色,粗糙;质硬而脆,断面有髓或中空。叶对生,皱缩,多破碎,绿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3深裂,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细长,有小花多数。气微,味苦。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解毒,利水,退黄,截疟。用于癥瘕积聚,痛经经闭,喉痹,痈肿,水肿,黄疸,疟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