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
浏览次数:1683
【别名】芫、赤芫、芫条花、败花、头痛花、野丁香花。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达0.3~1米。枝条稍带黄绿或紫褐色,幼时有绢状柔毛。叶对生、近对生或偶互生,叶柄短,长约2毫米,有灰色短柔毛。叶卵圆形、椭圆形、长椭轴流或卵状披针形,长3~4(~6)厘米,宽(0.5~)1~2厘米,纸顷,下面有绢状柔毛,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先端尖,侧脉5~7对。花先叶开放,以侧生为多,常具3~7(~15)花,花序梗短,花无味,花梗短,被灰黄色柔毛。花萼淡紫色,筒状,先端4裂,裂片卵形或长圆形,雄蕊8,生于花被筒内面,上下2轮,下面一轮生于萼筒中部,上面一轮生于萼筒喉部,花丝短,子房倒卵形,外密生黄色柔毛,花柱极短或无花柱,柱头头状。核果白色。
【药材性状】常3~7朵簇生于短花轴上,基部有苞片1~2片,多脱落为单朵。单朵呈棒槌状,多弯曲,长1~1.7厘米,直径约1.5毫米,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绿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淡紫色或黄棕色,质软。气微,味甘、微辛。
【功效与作用】泻水逐饮,外用杀虫疗疮。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峻下逐水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