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浏览次数:2998
【别名】苦薏、野山菊、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铺散,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花序枝上的毛稍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叶卵形或长卵形、椭圆状卵形,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边缘有浅锯齿。两面被稀疏短柔毛,或下面的毛稍多。基部截形或稍心形。头状花序小,直径1.5~2.5厘米,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约5层,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中层卵形,内层长椭圆形,边缘白色或褐色宽膜质,舌状花黄色,舌片长10~13毫米,顶端全缘或2~3齿。瘦果。
【药材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浅棕色,通常被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舌状花1轮,黄色至棕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苦。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