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特色产业吹响乡村振兴“富民曲”

浏览次数:415
金秋时节,来到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独山脚下的达士营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穿村而过的古寨河,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近年来,达士营村发展“一花一草一玉”特色产业,月季精品园面积1000亩,拥有年产值超千万元的艾草加工厂7家,独山脚下有50余家玉石、玉雕和玉器门店,年销售额5000万元左右,如今的达士营村,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成为卧龙区以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卧龙区围绕月季花种植、艾草加工、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产业链,推进产业全面升级,让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做强月季艾草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10月25日,走进位于卧龙区蒲山镇的卧龙艾草产业园,园区内正在紧张施工,58栋崭新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批科创企业、规模企业、当地骨干企业陆续入驻,“世界艾乡”的艾产业聚群效应将初步呈现。

1998年,中国第一个艾草加工企业——卧龙区仲景艾制品厂,在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白塔村诞生。截至目前,卧龙区注册登记涉艾经营主体2736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6家,超亿元企业有3家,艾草产业年总产值突破80亿元,带动就业3万多人,成为全国最大的艾草加工销售基地,卧龙区艾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及欧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卧龙区作为南阳月季的主要承载地和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卧龙区月季种植面积6.7万亩,栽培月季品种3200多个,月季产业年产值22亿元,带动就业9.6万人,年出口创汇300余万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量的80%。

围绕“菜篮子”,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这茬生菜再有10天就能卖了,一个大棚一茬生菜的收入在1.5万元左右,主要销往南阳市的各大超市,菜商上门收购,不出村就能卖个好价钱。”卧龙区青华镇后所村绿之源蔬菜合作社负责人范有成介绍自己的生菜生意时说。青华镇以绿之源蔬菜合作社、正大集团为依托,在后所、青北、任家庄等自然村,连片发展日光温室钢架大棚蔬菜4900亩、大棚520座,年产值9700万元,带动3000多人就业,为市民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的同时,也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卧龙区的城郊型特色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先后建成一批基础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良的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基地,青华镇以大力发展生菜集中连片种植。安皋镇、陆营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特色小米种植加工基地,打响了宛粒香品牌。英庄镇和龙王沟风景区以合作社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形成羊肚菌产业基地。石桥镇引导群众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产业,绿叶蔬菜占本地绿叶蔬菜供应量的80%以上。潦河坡镇把香菇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以合作社为龙头,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特色种植。

强品牌补链条,推动产业全面升级。卧龙区加强特色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内涵。依托各类媒体和“世界月季博览会”“中国艾产业大会”等活动,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积极参与全国性月季产业节会活动,创建宣传平台,举办中国插花花艺大赛、全国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月季诗词征集大赛等赛事活动,展示卧龙月季的巨大优势、独特的产品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该区与河南省农科院、南阳师院、南阳医专等院校合作,推动成立艾草研究院,已组建艾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艾草标准化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制定发布艾制品团体标准9个,地方标准3个,取得各类专利178个,制定企业标准1187个。

卧龙区按照“规划高端化、产业链条化、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工作项目化”的要求,统筹推进蔬菜、畜牧、小米、石榴等特色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充分发挥牧原、正大、丰园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强链延链补链,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谋划推进以想念面、牧原肉、正大鸡蛋、丰园鸡蛋等为支撑的“中央厨房项目”,打造南阳餐饮配送第一品牌。同时,发挥中医药和文化资源优势,建设麒麟湖、蒲山、紫山、谢庄、打磨石岩水库等康养功能区,打造豫西南综合健康养生圈。(图片/张空)


      友情链接 : 南阳艾产业学院  |  南阳宛艾产业协会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20-2022 艾草之乡栏目 豫ICP备17006728号